2013年第七期全国职业院校校长涉农专题研修班专刊 (第三期)

发布日期:2013-10-10          点击: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地

     

(第三期)

2013年第七期全国职业院校校长涉农专题研修班专刊       2013525

 

【职教论坛】

产学研结合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庞正轰

一、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行业背景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省(区),森林面积2亿多亩、森林蓄积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林业企业5万多家,林业从业人员150多万人,速丰林、造纸、人造板、松香、肉桂、八角等林产品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林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00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7位,每年需要各类技术人才3万多人,发展态势强劲。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占地1.8万亩, 2008年被确认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0年被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开设有林业、园林、木材加工等40多个专业,设有教学实验林场、生物技术中心、园林公司、林业调查设计院、木地板厂、君武森林公园和贸易公司等校办企业。学院200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至2012年已培养各类技术人才4万多人,许多学生已经成为广西林业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和途径。

 

二、产学研结合的内容和成效

(一)教学与生产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院加强跟金光集团等企业的沟通与调查研究,2007年以来,新增了行业急需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林业信息工程与管理、道路桥梁、测量等专业10多个,停办了市场不需要的专业5个。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以来,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广泛征求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公司、广西金桂林业有限公司和高峰林场等多家合作企业的意见基础上进行修订的。金光集团还就毕业生实习就业的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三编写实用教材。金光集团多年来主动出资,协助学院出版了课程建设的专著,作为学生的教材。2008年以来,学院与各企业合作编写了《林木种苗》、《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等教材5种。四建设精品课程。金光集团资助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使学院近几年来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跃进。2008年以来,学院建设有省部级精品课程《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业种苗技术》、《家具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等5门,此外还有院级精品课程8门。五聘请专家。学院聘用金光集团、斯道拉恩索公司等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100多人作兼职老师,其中10多人每学期都到学院给学生作报告,把企业的文化带到学院,带给学生。六设立奖学金制度。金光集团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每年奖励30名优秀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这对优秀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的优秀学生来说,是获得了顺利完成学业的一大支撑。七创办实习基地。在校内,依托教学实验林场、园林公司、生物技术中心和林业设计院等校办产业,学校出资、出场地,企业出管理等合作方式,共同建设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在校外,依托优势企业,通过企业出资金、出场地、出管理,学校出技术、出人才等方式,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八设立指导站。在企业,如三门江林场、黄冕林场等设立人才培养工作指导站,依托林场的技术人员,负责实训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

企业在合作中的赢利:一聘请专家解决难题。各企业聘请了学院50多名老师作技术顾问,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二获得优秀人才。学院每年都输送大批的毕业生到各企业工作,这些毕业生吃苦耐劳,所学为所用,很快成长为各企业的顶梁柱。仅金光集团每年就接收学院200多学生,其中不少已经成为集团的中层,能力与才干都得到公司的充分认同。

(二)教学与科研结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一根据企业发展创新合作,及时解决技术难题。2005年,学院与高峰林场等10多个企业合作,完成了《广西国营林场可持续经营研究》;2006-2011年,学院与七场林场等10多家企业合作,完成了《桉树优良无性系产业化育苗技术研究》、《澳大利亚杂交松在广西引种试验研究》;2001-2011年,学院与百色老山林场等10多个企业合作,完成了《西南桦丰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成功地引进良种1个;选育西南桦良种1个、营造西南桦丰产示范林约10000公顷2006年以来,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专利5项,顶果木、食用菌等项目通过了自治区成果鉴定。

二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企业与社会。桉树是金光集团等造纸企业急需的的优良原料。学院培育桉树优良无性系品种5个,培育桉木苗1500多万株,营造桉树丰产林20000万公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培育高档花卉苗木蝴蝶兰每年35万株、20万盆以上;开发桉树实木利用技术5项;利用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和送科技下乡等方式推广林业实用技术30多项。

(三)科研与生产结合,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学院根据合作企业对技术服务的需要,开展多种技术服务,包括项目承包、技术咨询、项目规划设计、技术培训等。一是学院每年都给金光集团派送顶岗实习学生,承担集团多项调查项目的设计、海拔测量、病虫害监测防治等工作;二是2009年学院选派60多名教师800多名学生,历时一年多,独立完成了田阳、柳城等广西20个县(市、区)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任务,不仅锻炼了师生,而且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三是每年承担园林绿化工程项目30多项,实现工程收入2000多万元;四是每年举办森林病虫害防治、新农村建设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5000多人次;五是每年承担柳州市、来宾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委托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项目;六是完成贵港市港南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查报告;七是完成广西林地保护与利用可持续研究报告每年10多项。

(四)校企合作,开发产业。学院出土地、场地和技术,企业出设备、资金和管理等合作举办产业,开发新产品。一是开发建设桉树木地板厂。学院出土地,企业出设备,年产量6000平方米高级实木地板和5000立方米单板,产值达170万元。二是校企合作建设商品花卉基地,充分利用我院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总投资5.25亿元的“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该项目已形成年产值3000万元,成为柳州市重要的花卉产业项目。三是共建森林公园。学院出场地,与君武国际森林旅行社共建君武森林公园,开发了民居博物馆、民族服饰馆、民俗风情展示等项目,为柳州市增添了一个新的3A级旅游景点。

三、主要做法

1、探索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一是成立了校企合作联谊会,由自治区林业厅分管领导任会长、学院主要领导任副会长、相关企业领导任成员。二在学院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组织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学服务,与校外企业联系与沟通,谋划校企合作蓝图,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工作。三设立校企合作工作站,由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校外企业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联系企业和校方,负责安排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指派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实习学生,共同考核学生。为了密切校企合作关系,为培养人才服务,我院充分发挥相关组织机构的作用。四是制定校企合作《广西林业职业教育发展理事会章程(《广西林业教育集团章程》),明确学院与企业分工合作的责任权利。

2、探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座谈会,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沟通信息,促进合作;召开互动式的企业调研会,增进双方的了解;定期召开毕业生双选会,帮助企业了解和接收新成员,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邀请企业进校作报告,给学生讲授职业规划、成长成才等知识。

 


对贵州省铜仁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分析及建议

贵州省铜仁市教育局  孙启洪

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贵州省自2008年开始试点集团化办学以来,先后组建了交通运输、电子技术、畜牧兽医等6个专业性职教集团,我市各县(区)中职学校作为成员单位加入了职教集团。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职教集团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各成员之间相对独立,集团内校企合作的利益互动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多元化合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一、 现状及分析:职教集团内校企深度合作面临多重障碍

在调研问卷中,有73 %的企业和87%的职业学校在回答校企合作的目的时,分别给出了物色满意的员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答案,这说明职教集团内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合作动力。校企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了合作意向,在接受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兼职教师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缺乏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集团内没有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合作各方价值取向不一致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职教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实现吻合,集团的强大合力并没有得到体现。

(一)集团深度合作面临政府政策缺失障碍

一般而言,职教集团本身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与其成员单位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集团本身的调控能力、办学自主权、运作资金等都非常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政府指导和协调,为职教集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虽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和原则,但由于没有建立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和有效机制,缺乏配套的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岗前培训、劳动力准入制度方面没有制定相应政策规范等,导致校企合作双方的责任权利不明确,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约束力和驱动力。

 

(二)集团深度合作面临企业观念倦怠障碍

追求现实利益的观念、对校企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抑制了企业参与合作的内动力。调研表明,有85%的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讲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权利和利润,企业因参与人才培养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79%的企业认为,由于目前学校对顶岗实习疏于管理,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增加安全管理风险。而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处于供大于求的高峰期,对于短期内难有回报的校企合作教育,部分企业往往将其视为额外负担而怠于参与。

(三)集团深度合作面临学校能力缺陷障碍

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二是利用知识和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技术服务。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只有17%的企业认为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职业院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大部分职业学(院)校对于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缺乏研究和解决能力,难以形成合作优势。

另一方面,职业学(院)校普遍要求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技术骨干承担教学任务、接受学生实习和就业等。这导致76%的企业认为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院)校的贡献大于学(院)校对企业的贡献,从而对这种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合作毫无动力。

二、对策

目前,职教集团化发展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也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从资源有效聚集与利用的角度看,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校企深度合作机制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因素,实现互惠共赢。

铜仁两欠程度较深,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必须加快改革和发展。仅以职业教育为例,一方面,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吸引力不足,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我市正面临国家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扶贫攻坚的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也先后郑重承诺,要与全国一起同步达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的目标,这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在全国、全省中职教育普遍短腿的大背景下,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以仅占全市高中阶段教育20%的中职教师数培养教育了占高中阶段教育总数23%的学生,为解决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做出了积极贡献。

要完成普及的目标任务,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翼,责任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精神和魄力,抓紧抓实中职教育。我以为,大力发展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办学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为重要抓手。

一要敢于创新办学模式。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和铜仁实际,以铜仁职院为龙头,依托铜仁职院的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品牌优势等优质资源,以各县(区)中职学校的地域资源优势、招生动员优势等特色资源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共赢共享机制,提高我市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要敢于创新专业建设体系。紧紧围绕两带两圈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调整专业布局,统筹专业设置。大力支持面向三农,集打造国家级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开发、以梵净山为中心的旅游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业为目标的专业建设。

三要重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到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要以争取项目为契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等因素,在县域职教资源优化组合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一批改革力度大、服务能力强、办学效率高、辐射范围广、社会认可度高的优质特色中职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以技能大赛为抓手   促带教学招生就业

——陕西省靖边县职教中心教学改革创新案例

陕西省靖边县职教中心  张治友

案例名称:以技能大赛为抓手   促带教学招生就业

案例简介:学校为了认真贯彻职业教育看大赛的办学理念,自2008年开始至2012年连续举行五届校园技能大赛,并自当年开始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在五年的大赛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扩大招生,以赛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五年来学校参加省市技能大赛成绩逐年稳步提高,通过大赛创新教学模式,从大赛中发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以大赛作为招生宣传的门户,并邀请企业负责人现场参观,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寒冬之际,我校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2010年学校相继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一、案例背景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轨时期,劳力密集型、粗放型和低附加值型产业将逐步被高新技术型、集约型和高附加值型产业取代,这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因此懂理论、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劳动者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专家提出了“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的观点,并得到上下一致认同。

(二)从中央到省市都高度重视技能大赛,高职和中职技能大赛起头并举,并在政策上予以优惠。201316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函[2013]1 ),教育部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规划全国技能大赛,足见重视程度。《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暂行办法》(陕教职[2010]50号)文件关于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及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以上奖项的选手,毕业时可由本人申请,经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高等职业学校按有关程序审核,省级招生部门备案,可免试进入我省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有关规定,在政策上对技能大赛给予了肯定和倾斜。

综上两点,我校多年来积极筹赛备赛办赛参赛,以赛促教,以赛带动学校发展的思路是可行的。

二、案例内涵

(一)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带教学招生就业模式的内容

学校技能大赛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改革发展中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每年举行一次,从而带动教学、招生、就业齐发展,形成学校内部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