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脱贫扶智立基层 职成教育兴农村

发布日期:2018-05-23          点击:

  一、盈江县基本情况

  盈江县属于云南省级口岸,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联邦接壤,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属国家二类口岸,自古就是云南“丝绸之路”出口通关要道,是通往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之一。国境线214.6千米,总面积4429平方千米;距省会昆明864千米,距州府芒市151千米,县城海拔826米。辖7乡8镇1个农场、103个村(居)委会、1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万人。辖区内户籍人口民族种类25种,其中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5个民族为世居民族。气候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9.3℃,森林覆盖率73.9 %,现己发现金、银、钨、锡、铅、锌、锰、铌、钽、硅石、云母、水晶等矿产。境内鸟类资源丰富,已发现的鸟类已达500多种,占云南53%,占中国34.8%,有“中国犀鸟谷”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优势明显,是云南省十大平坝之一,有耕地面积54.6万亩,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糖料基地县,“中国坚果之乡”、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县等美誉。玉石毛料交易活跃,翡翠贸易历史悠久,被命名为“中华翡翠毛料城”。旅游资源丰富,边疆民族风情浓郁,县内景区景点80多处,民族节庆活动丰富。

  二、重视建设中职学校,为农村脱贫扶智提供专业教育支持

  盈江县现有中职学校一所,即盈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9年,为了加快学校发展,县委政府决定于1998年从新城搬迁到县城,搬迁后校园占地85.68亩,经过近20年不断建设,校舍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5500余万元;2002年被评为“省合格职业高级中学”,2008年评为“省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2012年12月晋升为“云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到目前,盈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开设中职专业13个,共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0人,教职工101人,“双师型”教师65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65%。

  2015年初,县委政府鉴于盈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实训设施、设备和实训用地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提升学校现代职业教育质量需要,经多方研究论证,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无偿划拨100亩教育用地,用于建设县职高校外实训基地,投入3.96亿元用于建设:校舍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项目于2016年9月23日开工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21000万元,设备购置18600万元,重点打造汽修、机电、珠宝三个专业,预计201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盈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实训设施设备将接近高职学校水平。

  同时,全面改善老校区办学条件:一是投资200万元新建校舍(140万元用于新建学生浴室,60万元用于新建汽修车间),同时争取项目建成教师周转房20套;二是投入资金1615.6万元购置教学、实训设备,其中:购置普通教室多媒体设备145万元、珠宝设备110万元、汽修设备460万元、信息技术设备570万元、电子电工设备63.8万元、旅游舞蹈设备46.8万元、中餐烹饪设备40万元、音体美设备30万元、图书150万元。

  三、成立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为农村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

  盈江县被列为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教育系统担负着全县教育扶贫、提高农村劳动者“造血”能力的艰巨任务。截止2015年12月,全县仅有弄璋镇、平原镇2个独立建制的成技校,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产业升级,解决“三农”问题,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红利”,打赢脱贫攻坚战,使盈江与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年2月我县利用各乡镇中心校原有职成教专干教师编制和校点撤并后出现的闲置校点及部分勤工俭学基地,适当征收部分田地,在全县组建6个乡镇职成教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术、致富骨干等各种培训,全面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人口素质。 2016年3月批准教育系统成立六个职教服务中心:即铜壁关、昔马、那邦、太平四乡镇太平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勐弄、苏典、卡场三乡镇勐弄职成教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盏西、支那、芒璋三乡镇盏西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旧城、新城、油松岭三乡镇旧城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弄璋镇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平原镇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六个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分别负责各辖区乡镇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种养殖示范、劳动致富引导、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及与提升农民工造血功能相关的各项种养殖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工作,辐射全县103个村(居)民委员会。

  主要做法及成效:

  ㈠经费有保障。2016年3月,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成立时,县政府批示:“整合扶贫、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资金作为乡镇职成教文化技术服务中心培训支出,县财政每年每个点拨付5万元工作经费,根据培训效果逐年适当增加。”县教育局又从教育费附加中划拨给每个服务中心10万元的工作启动经费,投入60万元,用于平原镇职成教文化技术服务中心校园换土改良土壤和校园道路、场地硬化建设,旧城、油松岭、新城职成教文化技术服务中心流水养鱼鱼塘建设、护墙、防水渗透塑化、校园围墙和大门建设;2017年,县财政将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中心工作经费10万元。

  2017年我县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还获得了州教育局32万元职成教经费支持。

  六个职成教中心均有了办学校点、办公设施、培训设备,拥有示范水田120亩,园林、种养殖、餐饮服务示范区86亩,其中高山养鱼水面达10亩。

  ㈡工作有举措。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结合各自实际,整合畜牧、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人才、资金,和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形成合力,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对各乡镇农民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培训。弄璋镇职成教中心利用优厚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种主导和参与培训,在水果种植、仔猪繁殖、野猪土猪养殖、老品种水稻种植、西瓜苗嫁接、西瓜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当地的农民开展了大量的培训,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赞誉,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平原镇职成教服务中心以种植水稻、养殖鸡、兔、竹鼠等特色种养殖为试验示范目标,积极开展培训,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农民,养殖项目成果和培训工作可喜可贺;盏西职成教服务中心以坚果、核桃、草果、牧草种植、圈养本地山羊为实验目标,兼顾山区养牛、养猪、养鱼及家禽的饲养和疾病预防、治疗,积极开展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旧城职成教服务中心以校园园林绿化、澳洲坚果栽培技术、核桃种植技术、坝区种养殖为实验目标,积极开展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太平职成教服务中心以租种的60多亩水田为依托,对当地农民积极开展优质品种大小春种植和特色养猪培训;勐弄职成教服务中心利用山区资源,积极开展鱼、池、花、鸟、园林花卉、山区药材种植一条龙示范,组织当地农民开展种植、养殖、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当地乡党委政府打造特色山区民族旅游村寨示范、服务。

  ㈢培训初见效。1、2016年度,六个职成教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主导性培训46期、培训4213人次,参与性培训25期、培训1620人次,文化培训3个班、176人,配合工会、林业、农业等部门开展引导性和实用种养殖技术培训4529人次,特种培训完成300人次,其他培训9862人次,以上培训共计达20700人次;其中涉及建档立卡户8000人次。培训辐射面达5乡8镇;2、2017年度,六个职成教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种培训213期,培训23285人,合计61040人次:其中、傣文培训6期,培训人数368人,合计培训3680人次;青爱工程农民家长培训120期,培训人数15244人,合计30488人次;农民工引导性培训27期,培训2908人,合计5816人次;景颇语文培训3期,培训180人,合计1800人次;乡村旅游4期,200人,合计8150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3期,3174人,合计6348人次;直过民族普通话培训2期,50人,900人次;电焊工取证培训4期,192人,合计1920人次;其他培训14期,969人,合计1938人次。

  ㈣年终有考核。县委政府在批复成立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时就明确指出:“发展成人文化技术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目标要求,是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人口素质,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开展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及实用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及职业技能,是互联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的阵地。”围绕这一精神,县教育局制定出台了《盈江县职成教文化技术培训服务中心工作实施方案》,年初对各职成教文化服务中心下达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年底进行考核,2017年,县教育局从教育费附加中拿出30万元,用于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的考核,经过考核,六个职成教服务中心分别获得2-8万元不等的奖励性经费。

  总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是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使扶贫工作重点由过去单纯重物质资本开发建设转向更加重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促进了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推动全县“三农”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今后,将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帮助、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县域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在大力开展农村职业和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挂牌成立青爱工程、农村成人夜校、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农村成人优秀传统文化、禁毒防艾、性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人口素质,为实现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为盈江县“三农”和农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