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发布日期:2016-05-05   作者:孙渝添  ; 点击:

  5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红副教授为我们培训班专题讲授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分别讲述了农村社区管理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以及管理思路,所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感触颇深。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型农村社区打破了传统的自然村屯空间布局,坚持现代居住方式与现代农业建设、产业发展相协调,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和公共资源共享为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新时期农村一系列社会管理缺失问题,形成了现代化的农民生产生活聚集区,这对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新农村建设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自己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是注重宏观指导,实施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现有发展水平、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纳入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当中,分步实施、配套推进、逐年完善,积极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二是坚持配套设施同步,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完备。首先是住房与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在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特别针对农业大县秸秆多的实际,应该建设大型沼气站、秸秆固化站,实现秸秆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进低碳生活。其次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培育农民向新型社区市民的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最后是生产发展与村镇建设同步推进。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以及工业加工项目,努力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保证农民在新型社区里住得起、住得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党组织领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全面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将县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创新农村社区党建模式,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健全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