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燎原”新农村建设中的“星星之火”

发布日期:2016-04-25   作者:杜婷  ; 点击:

  我们以前经常讲“时势造英雄”,而如今更多的社会现象是英雄造就时代。这类现象在现在的农村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杨凌中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中来,五泉镇斜上村的党支部书记任让席等等,其规律都可总结为先实现群体利益,再在群体利益中体现自身价值,并收获个人利益。

  在新农村建设中,每个村庄都不缺乏“能人”,但如何能将这些“星星之火”,引发出燎原之势,实现农村经济转型?

  一是发现“星星之火”,即挖掘农村致富领头人。一般情况下,这类人有着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有着能够很好把握市场供求变化的思维和市场销售渠道的人脉。只要将这样的“能人”资源整合起来,并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维系在一起,不断发展培养,就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人才配备。

  二是联动群众,引发燎原之势。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农村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农户为基础,以村两委为依托,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建立规模化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可以有效地引领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最终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集体性的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因地制宜,即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产业的选择应从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出发,突出比较优势,建立产业的规模基地。在发展基地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制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地区、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要发展名、特、优、稀等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品牌化的发展格局。

  四是标准化经营,精细化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营养、绿色”的农产品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农产品标准化,就是要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所以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要从生产环境(土壤、水质、大气等)、生产过程(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施用次数等技术规程)到产品品质(外观、营养、卫生质量等)、加工包装(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使农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达到农产品质量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