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泰县农业创新转型的若干思考

发布日期:2016-11-02   作者:景泰县农技中心 张举军  ; 点击:

  当前我国经济的各行各业都在转型升级,我县的农业也不例外。粮价持续低迷,传统的果蔬滞销,成为困扰农民和政府部门的突出问题。我县是农业大县,大部分农民长期从事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单一,品质中等,名优产品少,市场竞争弱。农民种地愈发辛苦,可收入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种一年赔一年的状况。在平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听到农民们这样一句话:“你们不要再讲这东西怎么种高产,你们能不能告诉我种什么能赚钱?”这让我时常对自己平时工作的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我该怎么指导农民让他们在既有高产的前提下又有高收入呢?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专家教授们一堂堂生动形象、贴近实际、切中要害的讲座,深深地触动了我,激发了我对自己的工作意义、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新思路。以下是我关于我县农业创新升级发展的一些初步思考。

  一、关于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一些新认识 

  当前我国农业出现结构性问题,表现为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小麦、传统果蔬等产能过剩;特色优质的产品不足,有些地方仅仅是特色,但远达不到优质的标准。我国农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本国区域性竞争,更可怕的是来自于成本低得多、技术含量却高的多的国外大农业联盟或农业集团的竞争。

  我国农业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是供给的主体过剩。传统的供给主体是家庭承包制下的小农户,他们土地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缺乏经营积极性,多数经营者对农业科技没有兴趣。他们不仅会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束缚,而且在国内外市场不断完善、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只会走向相对贫穷,时刻面临破产的风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着实无力,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对科技和效益重视程度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生产,经营产出高,抗风险能力强,顺应发展趋势。

  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分产前(调研市场、准备生产资料)、产中和产后(产品的包装销售)三个过程。我们的农民由于规模小而分散只负责中间生产过程,对产前和产后两个过程显的无能为力,而前后两个过程往往决定着产品的价格。如果经营主体达到一定的规模,他会积极主动对产前产后两个过程加以重视,甚至重视程度超过生产过程。

  因此,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改变传统的小农观念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规模经营不是盲目扩张,要注意经营主体的培育,要重点选择热爱农业、搞好农业、依托农业致富的人。要防止农地规模经营“好大喜功、管理粗放”,经营主体培育“喜新厌旧、量大体弱”,工商资本下乡“盲目圈地、套取项目”等问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不是越大越好,必须合理适度,提高科技化和精细化,规模过大容易造成的管理粗放、用工难、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现象,经营风险极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路径是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稳定的职业农民和专业农户。

  二、关于我县引进龙头企业的一些新思路

  (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重要性。“龙头企业+合作社+标准生产”模式是今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中龙头企业是关键。如果将发展一个产业比喻为建造一座大厦,那么老百姓如同砂石,分散而且杂乱无序;合作社是水泥,可以将砂石凝固起来,但所能达到的高度有限;龙头企业好比钢筋,具有承担开拓市场和运营风险的主心骨作用。龙头企业专门负责干农民干不了、干不好的事,如产前市场调研、产后包装销售;龙头企业还负责以工业化思路和模式促进农业发展,使农业生产过程标准化,保证农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二)建立完善引进龙头企业的机制和方法。引进龙头企业要注意创造环境、制定政策同时确定激励政策。具体注意以下几点:(1)搞好项目策划。传统的招商只是将企业引进来,并不考虑企业来了能做什么,如果我们在招商时能够根据我县的特色,为企业出谋划策,告诉企业我们是怎么规划的,到了景泰县可以发展什么项目,符合双方利益时,引进就会相对容易些。(2)搞定配套项目。如果龙头企业A难以引进,先分头引进A企业的合作伙伴B、配套企业C,并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等B、C都落户以后,A企业落户的条件就更成熟,再去引进A时,当然就顺理成章了。(3)以诚招商,承诺的优惠要尽快兑现。若招商时承诺的政策、优惠要及时兑现,入驻后各方面服务到位,那么入驻的企业就都成了景泰县的招商同盟、活广告,遇到有自己相熟的企业要落户时,就会被介绍到景泰来,为景泰的招商引资带来滚雪球似的效应,当然就越做越强了。

  三、关于我县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新建议

  对于农业,传统的政府职能一般是依托行政系统强行推动某个产业,政府只是在事前发布一些行政指令,却经常造成政府推广什么,什么就要亏钱了的影响。政府在市场上获取的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农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政府只能刺激供给,在市场上是非常力不从心的,即使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时也很难凑效。

  强化一些 “走出去”思路,少一些在家推广销售心态。多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产品推介展销会,利用好在外的景泰人宣传我县农产品,打造区域性农业品牌,让别人一提到某个产品就首先想到景泰。如一提到红枣大家首先想到新疆,一提到枸杞首先想到宁夏,一提到苹果首先想到陕西等。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企业和个人不愿办、办不了、办不好的事。

  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做的是不要和市场斗智斗勇。要了解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做好引导规划,采取奖励扶持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充分尊重并利用市场的规律力量,减少行政干预,将市场的职能交给市场经营者。对于我县传统种植作物,要组建信息平台,做一定的产前市场预警和产后帮助销售工作。对新型的产业推进要找专家,做规划,做金融支持,搭建平台,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可以鼓励倡导,不要强行推动、盲目扩张而造成滞销。在产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规划,一个地区品种越多,规模化程度越低,竞争力越弱,没有大市场;品种越少,规模化程度越高,竞争力越大,才能把真正的大客商吸引过来,达到常年稳定销售的目的。

  四、关于我县农民自身该怎么做的一些新意见

  首先广大的农民朋友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适合做什么?目前的条件能做什么?能掌控多大的农业?对市场有没有调研、开拓和引领等能力?选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自己的规模小,又比较分散,同时资金也比较缺乏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首先要避免跟风种植。种什么效益高很难说,但种什么易亏损却可以预见。一般小宗产品如果当年长时间价格奇高,那么第二年种植面积肯定大增,供应过大,极易造成滞销;当某种种子或种苗价格猛涨且容易缺货时,也要注意,这是生产过剩的前兆。(二)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让他们承担市场调研和销售工作,自己只负责中间生产环节,降低自己的经营风险。(三)尽量少种植常规作物,多和各级农业技术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多了解最新农业资讯,选择种植特色优质新颖的产品。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市场波动小,具有较高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深加工产品成长空间大。但没有长盛不衰的产品,新的也会变旧。(四)如果自己年龄偏大,耕地资源、资金、能力等非常有限,建议选择将自己的耕地流转出去,并为流转的对象打工,达到租金和务工的双份收入。

  农业经营是生产和销售两个过程,销售和生产同等重要,有时销售比生产更重要。我们的农民往往忽视这一点,只管生产,销售听天由命,所以应该先重视销售,再回过头来看生产。依自己的能力范围规划安排经营活动。我国的农业市场是分割的,各地农业信息相对很闭塞,除大宗农产品外,特色的农产品滞销是个伪命题,买家找不到卖家,卖家找不到买家。因此有能力的经营者在做好特色优质产品的同时要多关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平台,如一些农业市场微信群、农业市场微信公众号、一些专业农产品销售网站如京东自营、本来生活网、顺丰优选、聚划算、中华粮网、天天果园等,生鲜电商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他们也在寻找优质的农产品和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