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思维 培强优势产业

发布日期:2017-03-20   作者:中共白水县委副书记 卢 林  ; 点击:

根据省上安排,3月6日至15日,我参加了省委农工部在杨凌举办的关中地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专题研究班,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解,实地参观了陕西中心苗圃、常州市和鄢陵县等省内外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就全省苗木花卉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9天的学习考察,我感触很深,获益匪浅。当前,全省上下聚力总书记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积极贯彻总书记“两山论”思想,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一名基层干部,更要自觉践行总书记要求和省市安排部署,为此,结合本次学习体会,就白水县苗木产业发展,提出自己一些浅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白水苗木产业要发展,就必须立足白水县情,运用系统思维,瞄准自身短板,增强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认为: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突出苹果产业的两端,一端是苹果产业深加工,一端是苹果苗木基地建设,根据目前短板,重点应抓好苹果苗木基地建设;在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突出冬枣、酥梨等涉果苗木基地建设,培强后续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方面,突出生态景观苗木基地“孵化器”,推进“六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县域经济新的支撑点。

    1)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果业短板

    白水是陕西乃至全国的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全县苹果栽植面积55万亩。2016年全县苹果总产量53.8万吨,总产值32亿元。白水苹果商品化栽植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80年代的大力发展,90年代的提升飞跃,新世纪的提质增效直至现在的转型升级,白水苹果已成为白水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性绿色产业。但如今,果树老龄化、品种同质化、产品低端化已成为制约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究其原因,病根却在供给端:随着果树种植发展趋势,乔化果树已逐渐退出市场,果树的矮化密植栽培已成主流;果农提供的大多是中低端果品;苹果品种的单一,渐渐形成了同质化恶性竞争。为此,要解决苹果产业长远发展问题,就必须解决苹果苗木基地建设。

1.1)建基地优品种。树立从源头上抓品质的理念,重视品种选优更新,建立“育苗企业+果业局+技术依托单位”三方合作机制,建成1个县级和8个镇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积极推广M26自根砧栽培模式,支撑引领渭北果树由乔化转矮化的树型调整步伐。根据气候、区域和消费市场特点,优化果树结构布局,县域东南片区以嘎啦等早熟为主,满足中秋节前市场需求;中北部以红富士等中晚熟为主,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稳定在5:25:70。依托西农试验站科研力量,积极推广“瑞阳、瑞雪”新优品种。

1.2)强合作带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2005年落户白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苹果专业试验场站。依托西农苹果试验站科技优势,加强校县合作,开展苹果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筛选适合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优良基砧和矮化砧品种,建立繁育技术体系。实施校县联合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入户工程,联合培养10名全省有影响力的专家,100名镇级专家,1000名农民骨干技术人才。

1.3)优服务保质量。充分发挥县园艺站等果业服务机构和白水苹果产业联合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严格规范苗木繁育,从种子砧木、品种接穗、苗木繁育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现苗木生产良种化、脱毒化、矮砧化,确保繁育质量。按照《陕西省果树种子苗木管理办法》和《陕西省果业条例》规定,实行许可证经营制度,鼓励扶持有实力有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开展苗木繁育。严查无证生产和经营行为,严禁无证苗木进入市场,实现苗木生产良种化、繁育现代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多样化,形成规范的果树苗木繁育生产经营市场格局。

    2)做强苗木基地,调优农业结构

渭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土地肥沃,历来是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被命名为中国苹果、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在渭南果业“星光闪烁”的背后,同样面临着栽培模式落后,种苗制约依然存在,果业科技支撑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渭北苹果栽培模式以乔化栽培为主,先进的矮砧栽培果园仅占果业总面积的7%,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90%的水平,挂果园亩均单产仅1576公斤,约为意大利和法国等苹果发达国家的35%、山东的60%。种苗保存的专门机构少,导致优良种苗资源流失严重,矮化砧木、优质抗逆品种资源不足,良种选育繁能力不强,品种更新换代较慢,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部分地区主栽品种单一,品种布局不够合理;60%苗木依靠农户繁育,苗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苗木质量参差不齐。苗木繁育是发展现代果业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做强现代果业,优化农业结构,必先做好苗木基地。

2.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扶持育繁推一体化大型苗木企业,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推进自主创新,推进果树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改善现有苹果、酥梨、冬枣、核桃等种源基地基础设施。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重点保存苹果、酥梨、冬枣、核桃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依托省苗木中心建立果树原种保存圃、母本园及一级采穗圃。

2.2)加强新品种选育。建立果树种苗科技创新中心,整合组建科技研发队伍,围绕良种选育、病毒脱除、矮化自根苗繁育、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等进行科技联合攻关。加强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等工作,积极培育适宜陕西果业发展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发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及果农,搜选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品种和芽变优系。在各地建立良种区试站,加强新审定品种的可推广性确认,明确适栽范围,为良种适地适栽提供依据。

2.3)提升优质种苗供应能力。按照《陕西省果业条例》及《陕西省果树种苗管理办法》,严格执法,实行果树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积极培育种苗繁育市场主体,培育和壮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开发高端苗木,建设种苗产业园,带动全市优质苗木繁育供应能力提升。

2.4)加强种苗市场管理服务。健全机构设置,强化各级种苗专业管理机构。明确种苗管理机构职责,承担法定权限范围内种苗生产、经营等许可事项的审查审核。强化队伍建设,配备必要人员,完善监管手段;理顺种苗经营、管理、执法关系,加大执法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种苗市场竞争环境。建立种苗信息服务中心,与全国各大种苗网站相链接,连接基地与市场,定期向果区发布种苗市场信息;建立良种评价发布体系,科学准确发布良种适栽信息;搭建种苗网上交易平台,为种苗质量追溯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

3)发展苗木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苗木花卉产业是新型的生态产业,它只有做大做强,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产业集群,才能凸显产业特色,形成新的县域经济支撑。在实际考察中,鄢陵按照“政府引导、全民动员、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路子,推动花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最终建成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基地。目前,白水县苹果产业突出,涉果苗木已具雏形,生态环境优越,加之市上已着手起草《关于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意见》,发展苗木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平台和机遇。

3.1)明确产业定位。明确苗木产业在全县产业中的定位,扩大生产规模,凸显山区农业特色。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在特色主导产业中培植产业集群。培养和引进苗木种植大户和企业,建设生态景观苗木基地“孵化器”,逐步形成苗木产业的独特景观和氛围。在苗木产业中主动发展生态观光型农业,主动与全县旅游产业对接,将苗木产业融入旅游产业,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以现有专业镇、村、户为基础,加快形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尽快形成一个或几个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苗木品种规模化生产基地。

3.2)加大产业投入。加强路网和水利等基地设施建设,加大优良乡土品种研究开发,建立特色品种园。加大对病虫害防治的投入,研发和治理行业领域各种多发病例,积累管理经验。开苗木在食用、药用、科研开发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形成产业链。建立苗木信息电子网站,编发苗木信息刊物。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与院校制定合作计划,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整合优势科技资源。

3.3)做大重点企业。制定完善鼓励苗木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细化具体措施,加以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吸引外地大企业投资、合作,注入发展资金,筹建县苗木产业发展基金,确保产业扶持投入。健全完善县苗木协会,多方发展行业专业合作社,扩大团体会员、个人会员队伍,吸引本县企业与农户入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协会和合作社的服务、代表、自律、协调、管理等职能和桥梁、纽带的作用,为企业、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3.4)培育专业市场。涉农金融机构要立足实际,多方创造条件,畅通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苗木产业的信贷支持,对规模苗木花卉基地,重点给予资金倾斜。建立完善销售网络,培育营销队伍。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苗木花卉流通服务组织,鼓励农户、种植大户积极与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对接市场营销,实现价格联盟、市场共享。着力完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在销售区建立配送中心,形成网络化销售窗口,以此提高苗木产品在各大中城市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苗木花卉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