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二期)农村经营管理班在完成第一阶段校内培育后,迅速进入了实践深化、经验交流与互动的第二阶段。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第七分会)理事会成员精心策划,组织学员互访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互访不仅限于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注重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经验融合与联盟发展。
2024年11月21日-22日,在“头雁”培育领队老师甘肃农民培训总站科长李琪的带领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第七分会)理事会成员及班委罗红军、杨玉才、符大伟、畅园芝、王智勇等一行,到甘肃乡趣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兰州金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七里河区八里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永登县福水生态养殖场、永登栖梦园家庭农场、兰州市助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金玉米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兰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兰州新区弘隆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兰州新区川力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互访交流学习活动,此次活动共走访了兰州市10家学员企业,约20人参加。
11月21日下午,互访参观兰州市七里河区金桥种业,“头雁”学员张晓阳总经理介绍了金桥种业的基本情况,大家畅所欲言,结合第一阶段学习成果,针对当前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在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转轮寺村“头雁”学员苗世洁的福水生态养殖场,大家惊叹于养殖场优美的生态环境,纷纷建议福水生态养殖场走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旅游引流,塑造苦水镇“玫瑰鱼”品牌,以农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未来潜力巨大。“头雁”学员罗红军表示将链接省内知名乡村旅游策划人,拿出项目规划方案,对接永登农业农村局,努力将福水生态养殖场打造成苦水镇的一张鲜亮的乡村旅游名片。
“头雁”学员兰州红古区助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孙永安介绍了公司的智慧农业与生物有机肥的发展情况,围绕今后如何打造产业联盟及推广该基地智慧农业技术、生物有机肥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发言,“头雁”学员王智勇当场表示愿意做武威地区的代理商。
走访学习考察期间,甘肃“头雁”们深入兰州地区的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合作社、村委会等地,实地了解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成员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和方法,还就大家如何能抱团发展,联合推动乡村产业共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头雁”学员们表示,参与“头雁”联盟理事会组织的学习互访活动,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通过此次互访交流大家相互分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了解不同区域的产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创新思维,增加相互之间资源共享,促进大家的项目合作。积极发挥“头雁”的引领示范作用,将此次学习互访所学到的知识、经验与理念分享给周边的农户与农业从业者,带动他们共同进步与发展。
本次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第七分会)理事会成员在组织安排上做到了扎实有效,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乡村产业的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拓展视野,使成员获得发展规划新思路,促进大家资源共享,增加成员之间深度了解和信任,开展深层次的合作项目,为更多的乡村产业提供各方面支持。
此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第七分会)理事会成员召开了2次会议,确定了每月一次互动交流活动,计划将甘肃省其他13个地州市“头雁”基地全部走访,并制定了理事会的章程宗旨、发展方向、合作内容、实施步骤等22项制度,理事会成员表示要做好理事会的工作,带领甘肃“头雁”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域的学员企业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他省市“头雁”学员建立战略合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携手“头雁”学员共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