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17-03-20   作者:中共凤县县委副书记 张选会  ; 点击: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关中地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有专题讲授,还有现场教学;既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又实地参观了省内外的发展成果。周至、鄢陵、常州和西部兰花生态园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令人深思,自己深受启发,进一步坚定了岭南山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一、感悟启示

此次专题学习过程中,自己坚持带着问题学,观摩鄢陵看凤县,结合实际谋出路,有三点感悟。

启示一:发展花木产业可以为山区农业开辟“新路子”

一方面,花木产业是补齐传统农业短板的“一剂良药”。凤县虽然有苹果、花椒、核桃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但优而无势、质优量少,导致了凤县农业发展不快、效益不高。苗木花卉产业是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也是城乡绿化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效生态产业。从其自身的特点来看,由于是设施农业,可有效规避“天时”“地利”的不足;由于是绿色环保产业,与中央和省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总体部署要求一脉相承,只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辅之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体系,投入较少人力即可实现较高产出,而且苗木花卉产业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是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良好载体,花木产业一旦成形,必将以设施农业带动整体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对于凤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起到推动提升作用。另一方面,发展花木产业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助推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促高效。比如,西部兰花生态园就有国内最大的苗木繁育中心,育苗面积达到4000多亩。同样,鄢陵也扭住规模经营这一关键,做好4个乡镇42个行政村土地流转,形成了占地10万亩的名优花木生产园区,同时,引导企业与农民签订长期劳务合同,把农民就地转化为花木产业工人,既让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又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花木产业做大做强。看鄢陵、想凤县,我们凤县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要素决定了,必须要以适度规模经营取代小农分散经营,才能将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无限的潜力,让有限的空间产生最大的效益。政府必须引导发展花木产业,通过充分发挥产权交易中心作用,促进土地加快流转,尽快形成具有致富带富能力的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土地向产业集中、农民向大户靠拢,集中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办好花木产业发展这件大事。

启示二:发展花木产业能为农民多栽一片“致富林”

我们知道,鄢陵县既无矿产资源,又无资本优势,历史上长期是粮棉大县、财政穷县。但是鄢陵县以大力发展花木产业为突破口,开辟了一条富民强县的新路子。农民收入由2000年的2566元,跃升到2015年的1.3万多元;去年花木销售额57亿元,占全县GDP1/3,县域经济实力跻身河南省30强,为我们创新发展、追赶超越提供了很好的现实样板。2017年,是凤县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面临5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935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的艰巨任务,我们深感,依靠传统农业的“单打独斗”已经不合时宜,只有另辟蹊径,大力发展诸如苗木花卉之类的新型现代特色农业,才能为脱贫奔小康找到致富之路。尤其是对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懒人脱贫”具有积极推进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大户带动、壮大苗木花卉产业,让农户既通过土地流转拿一份租金,又在花木基地、苗圃务工挣一份工资,让“绿树红花”变成群众兜里的“黄金白银”。

启示三:发展花木产业能让城乡绽放“新容颜”

这次实地去鄢陵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成百上千亩的园林随处可见,大量的园林织就了一张“绿色大网”覆盖在鄢陵大地上,全县花木主产区绿色面积达80%以上,形成了清新、湿润、宜人的小气候,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0多天,有着“平原林海”“天然氧吧”之称。凤县森林覆盖率79.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在330左右,享有“秦岭花谷、生态氧吧”的美誉。可以说,凤县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借鉴鄢陵模式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定能为凤县生态建设锦上添花。“十二五”以来,我们凤县高举生态立县旗帜,坚持把全县当作大景区来建设,把县城当作星级酒店来管理,把乡村当作游园来布设,城乡联动,合力攻坚,率先创建成为西北地区首批国家生态县,212省道凭借秦岭花谷“一廊一道”(生态景观长廊、旅游休闲通道)建设成果跻身全省十佳最美乡村公路。同时,随着羌乡竹城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速,需要大量优质绿化苗木、花卉装点,在凤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能为建设一条生态景观长廊、旅游休闲通道和产业致富黄金带提供本土适宜的“新鲜血液”,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加大投入、发展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已经势在必行。

二、优势对比

站在陕西看鄢陵,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具备四大优势:

一是栽培历史悠久,名声在外

鄢陵花卉栽培有一千多年历史,始于唐,盛于明清。古有“花都”“花县”之美誉,今有“中国花木之乡”、“江北花卉属鄢陵”之盛名。姚家村腊梅栽培和造型技艺在全国传授、热销。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销售便利

鄢陵地处中原城市群之中,郑州、漯河、许昌、周口、开封等市环绕周边。311国道横贯东西,26省道纵贯南北,西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北邻郑州机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市场销售便利。

三是立地条件优越,南北皆适

地处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的过渡区,泉甘土肥,日照充足,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场和培养基地,花木种类南北兼容并存,为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花卉引种驯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是花卉特色鲜明,种类繁多

花木种类和品种数量位居我国北方城市之首。目前全县花卉有8大类400多个种属2800 多个品种。

对比鄢陵看凤县,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具有五个契合点:

一是自然条件优,可因地制宜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海拔在9002700米之间,属暖温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1.4℃,全年无霜期188天,年降水量613.2939.4毫米,土壤类型多样,适宜发展经济苗木、针阔叶类绿化苗木和用材苗木,尤以耐寒乡土树种苗木为宜。

二是交通布局好,未来有优势

宝成铁路穿境而过316国道与212省道在凤县交汇,通村水泥路覆盖全县966个行政村。宝汉高速、太凤高速相继开工建设,未来交通条件便利。

三是市场需求大,外调成本高

“秦岭花谷”“羌乡竹城”及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绿化、美化和生态造林工程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建设、景区深度开发、农业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绿化、经济类苗木需求量大,但从外地调运苗木成本高、风险大。

四是群众有技术,示范带动快

近年来,通过引导群众发展花椒、白皮松、红豆杉、油松育苗,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的育苗“土专家”,掌握了种子处理、苗木嫁接等关键技术,在苗木繁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凤县大红袍花椒苗远销全国,是西北驰名的花椒育苗基地;白皮松品种精良,与毗邻的两当县同属亚洲最大白皮松天然林所在地。

五是产业有基础,发展好起步

全县现有注册育苗专业合作社4个,苗木生产经营持证个体户6户,花卉培育大户9户,培育大棚15个,育苗树种29种。2016年发展苗木花卉1502亩,产苗量3304万株,年产值1.67亿元,全县从事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农户954户、3816人。

三、路径选择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鄢陵能将小苗木做成大产业,成为全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不仅仅是基于自身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当地政府锁定花木、政策强推、持续而为、做大做强的发展理念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恒心毅力。反观凤县,虽然具备发展花木产业的基础条件,找到了相应的产业契合点,但现有的花木经营体存在发展规模不大、花木档次不高、产业体系不全、政策扶持不够、技术推动不足等突出问题。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齐制约花木产业发展的短板,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凤县特色的花木产业发展新路子,为农民致富增收栽下摇钱树,持续扮靓城乡环境新容颜。

基于以上思考,提出我们凤县花木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关于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决策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双轮驱动,以种植规模化、生产科技化、运作企业化、经营集约化、产业链条化为方向,加快特色优势花木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花木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为七彩凤县大景区建设注入新动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将凤县打造成陕甘川毗邻区苗木花卉产业新高地、休闲康养首选地。到2020年,全县发展花卉苗木1万亩,建成200亩以上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9个,建成全省一流的花椒和白皮松苗木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云杉和红豆杉等高山耐寒乡土树种苗木基地,把凤太公路、316国道和红唐双公路打造成岭南花木林果风景线,把以212省道为主轴的秦岭花谷打造成毗邻都市群体观光吸氧、婚纱摄影取景的外景地和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黄金带。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我们将着力强化五项举措:

举措一:摸清底子、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自身优势,加强对苗木花卉产业的调查研究力度,编制全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格局。以“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打造品牌”为重点,按照“一年选试点,两年扩规模,三年上台阶、四年见成效”的思路,根据各镇自然条件以及现有花卉苗木品种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确定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苗木花卉主产区,全县9个镇各建成一个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具体来讲,就是以唐藏镇和留凤关镇为重点,打造“千亩”花椒、白皮松苗木基地;以平木镇和河口镇为重点,打造“千亩”苹果、核桃种苗基地;以黄牛铺、凤州等四大国有林场为重点,打造“两千亩”用材林苗木繁育基地;以岭南公园等生态公园和紫柏山等生态景区为支点,打造云杉、红豆杉耐寒树种苗木基地;以双石铺镇桑园现代农业观光园、桥头庄村和凤州苗圃中心为支点,建成一个全县性的实体花卉苗木繁育销售交易市场。

举措二:吃透上情、制定政策,激发花木产业活力

深入学习领会国有林场改革及《宝鸡市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宝发〔20176号)精神,积极抢抓宝鸡构筑“一屏五带”(关中西部生态屏障、秦岭关山森林生态风景带、千山生态经济防护带、渭河生态区景观带、渭河森林屏障景观带、千里绿色长廊景观带)生态屏障和省市加快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凤县县情实际,研究出台《凤县鼓励扶持苗木花卉产业的实施意见》,重点在资金奖补、项目整合和金融支持三方面发力,促进现有花木产业扩模增效。

一是资金奖补给力

设立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增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进行补助,对新建培育苗木花卉的温室大棚给予补助,对在农田种植苗木花卉进行生态补偿,对新建的苗木花卉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合作社花卉自营店根据规模大小进行一次性补贴。

二是整合项目加力

整合林业、农业、土地、扶贫、培训等项目资金及县级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采取项目打包、资金捆绑的办法,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集中力量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同时,鼓励企业及农户开展机械化作业,将用于苗木花卉生产环节的机械设备纳入到农机补贴范围。

三是金融信贷借力

加大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苗木花卉产业实行信贷政策倾斜,简化贷款手续,并在授信额度、利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举措三:产学结合、发挥优势,强化技术服务保障

一方面,依托全国首家花椒试验示范站和花椒果业专家工作站,筹建凤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中心,建设专家库,选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定期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驻站工作,开展开展花木技术授课、培训,现场对苗木花卉种养问题给予答疑解惑,培养本土专业技术骨干。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传帮带”的方式举办苗木花卉实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土专家”和“田秀才”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作用,通过集中培训、技术咨询、观摩交流、地头实践演示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农户出主意、传技术、做示范,切实帮助解决种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举措四:扩模增效、注重特色,打造凤县苗木品牌

一是壮大规模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遴选苗木花卉产业基地较好的专业村,鼓励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通过联合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成规模、产业化发展经营苗木花卉。

二是丰富业态

依托秦岭花谷、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景区开发,打好政策扶持、产业联盟、环境优化组合拳,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着力培育壮大“苗木花卉+旅游”“苗木花卉+康养”新业态,推动秦岭花谷更有内涵、美丽乡村更有品味、生态景区更有魅力。

三是树立品牌

要学习借鉴西部兰花生态园的“品牌战略”,把品牌战略作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固本强基的重要任务,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扩大花木品种,用品牌占领市场,重点发展大红袍、白皮松等具有凤县特色、品质优良的苗木花卉,打造苗木花卉产业的凤县“名片”。

举措五:抓住机遇、加强对接,畅通苗木销售渠道

做好苗木花卉市场对接,才能让小苗木产生大效益。比如西部兰花生态园积极借助大众消费平台,成功开拓超市营销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从凤县来讲,就是要解决好苗木内用和外销两个问题。一方面,紧紧抓住宝汉高速、太凤高速和全市“一屏五带”建设绿化苗木用量巨大的机遇,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对接,提前签订苗木供应合同,着力破解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起步阶段销售难题。另一方面,坚持走“政府支持、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路子,积极组织苗木花卉经济组织参加农高会、农博会等农业大型综合展销活动,集中展示凤县特色苗木花卉新品种、新技术,为产销对接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鼓励引导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主体走“互联网+”的路子,积极拓展花木实体店和互联网销售渠道,促进特色苗木花卉走出凤县、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