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在开班典礼上见到张继瑄老师,他头发光光,皮肤白皙,身材高挺,脸上总带着亲切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那时我以为他是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教师。后来,看到他新长出的白发,才得知他刚退休不久被返聘。心中暗想:能获返聘,必定是位极为优秀的老师。果然,不久便从金花主任那里听说,张老师在培训处耕耘多年,经验十分丰富。
二十多天的朝夕相处,张老师的形象愈发清晰。他耐心、细心,话语不多,却处处透着踏实与善意。每天的行程安排、餐食协调,事无巨细他都考虑周全;学员们遇到任何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妥善解决。外出参观时,大巴车上无论他多么疲惫,都会打起精神陪我们谈笑风生,介绍沿途的风景名胜。
昨天下午的教师总结会上,中职组教师代表黄秋月老师用了大半篇幅,动情讲述张老师如何热情耐心、无微不至地帮助大家。那份发自肺腑的感激,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今天一早,班委群里饶卫东老师分享了一张照片昨天中午张老师从大巴车下车后去办公室的背影。有老师留言:“张老师的背影,又一次戳中了我的泪点。”另一位老师说:“这背影,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是啊,这不正是一位默默付出、为我们操劳的“老父亲”的模样吗?二十天的时光不长,却让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作为班长,我何其有幸能与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师有更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的点滴指导,他的言传身教,都让我受益匪浅。张老师,他就像一束温暖的光,引领着我们向光而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