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廷先,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万峰湖纳赖村,父母都是农民。幼时的记忆里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身体不好,家里两个姐姐一个弟弟都在上学,只有在过年才能见到爸爸。大姐的成绩特别好但因为家庭原因被迫休学,小小年纪就远赴广东打工,二姐情况稍微好点能坚持到初中毕业。后来家里就我跟弟弟两个人承载了一家人的期望,通过读书出人头地逃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弟弟不负众望研究生毕业。而我是个学渣,唯一过得去的就是喜欢唱歌画画,但那时的兴趣爱好对于贫困的我来说;它只能是梦、是想法。怀着对父母的愧疚和青春期的叛逆,我踏上远赴广东的打工之路。
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休假时回到家乡,看到年迈的父母还有看着我长大的乡亲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种出的优质枇杷,到了收获的季节却受到客商恶意压价。不懂市场行情,不会市场运作,一年到头的辛勤付出与收获却不成正比,买肥料都要赊账,爸爸失眠睡不着半夜起床抽水烟筒的声音……
我问自己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
为此,我回到家乡。开启了新农人的身份,奔赴市场四处学习,采果、打包、运输、销售等。一环一环的学习,在采摘季来临时,我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没人会打包装箱,少得可怜的客商报价太低,天气热,果子采摘后不能长时间储存,短时间内必须销售出去。我想我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于是我去给客商打包装箱、封箱,有时还会听到调侃“你爸派你来偷师啊”。
作为一名贵州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二期)农村经营管理班的学员。我在第一阶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习中,我都能够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并将在学校所学所获运用到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按照高标准谋求修身、谋事、创业、担当、做人。通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范的学习,让我具有了带领群众走向产业振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审时度势的气魄、精益求精的“头雁”精神,让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可以有这样的能量。
为了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不断尝试新技术、接受新事物,学会转变经营思维理念开拓思路。这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导师团队来到我的枇杷种植基地,现场为我们乡村的枇杷种植产业把脉问诊,让我学习到如何提升产品品质、如何减少病虫害的损失、如何用土办法应对各样自然风险。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同时,今后我将无偿的对乡亲们传授经验,发挥“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我们当地枇杷的品质提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