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的这片沃土陪伴父辈们熬过了战乱和度过了饥荒,养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今天祖辈们把这片沃土交给了我们,我们该如何耕耘它?怎样才能让土地在我们手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六年前孙永安这样拷问自己,当看到大片的土地因为常年不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让土地变得不再健康,农作物减产让农民们辛苦劳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大家吃不到健康的食物,这一切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因此他决定专注于健康土壤的培育,致力于改变农友们的用肥习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沃土。他就是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甘肃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二期)学员——兰州市助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长孙永安。
孙永安深知,土壤是农业的根基,是万物生长的源泉。然而,长期以来,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尤其是过度依赖化肥,使得土壤面临着诸多问题。盐碱地的扩张,肥力的下降,生态环境的恶化,都让他忧心忡忡。“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古人的智慧在孙永安的心中回响。他明白,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用肥习惯。于是,他毅然踏上了探索健康土壤之路。
孙永安深入研究土壤的特性,发现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的结合,是改良盐碱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微生物菌剂就像土壤中的小精灵,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肥力。而有机肥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能够为土壤提供持久的养分供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土壤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1年至2023年,通过三年时间孙永安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带领团队不断摸索和尝试,改进农用微生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并在2023年分别取得了“一种颗粒型微生物有机肥生产用喷菌装置”和“一种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罐”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也为后期保证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农友们接受这种新的施肥方式,孙永安走村串户,耐心地向农友们讲解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的好处。经过5年时间在兰州市红古区不断推广田间试验53处,用实际案例向农友们展示,经过改良的土壤,作物生长更加茁壮,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然而,改变习惯并非易事,农友们对新事物往往存在疑虑。红古区草莓种植大户张维忠固执地坚持原有施肥方法,孙永安多次上门拜访,都不为所动。他也没有放弃,而是邀请张文新一起去参观已经成功改良土壤的农田。在那里,他看到了肥沃的土地、品尝了口感香甜的果实,深受触动。孙永安趁机和张维忠交流,解答他的各种疑问。最终,张维忠决定尝试使用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
孙永安的努力不仅改变了农友们的用肥习惯,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宝贵的沃土。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收获,更是为了未来的希望。“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孙永安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土壤健康,加入到改良土壤的队伍中来。他们带领着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让大地重焕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民,当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头雁”,孙永安积极学习创新,努力提升自己。在平时工作中,除虚心请教农业专家,通过自学专业书籍、网络媒体学习外,他还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类技术交流论坛,不断更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服务农民的水平。
对于未来,孙永安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发挥好“头雁”作用,扩大土壤健康试验田辐射范围,带动更多农民重视土壤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住这片沃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