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风采

掌握经营管理知识  提升农业经营效能

作者:榆阳区上盐湾镇寇寨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高锦勇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9  浏览次数:

九月的日历悄然翻开,既有秋作物灌浆待熟的期待,也有新规划、新行动酝酿落地的活力,我们迎来了榆阳“头雁”五期第三阶段的学习。在9月4日这天,我聆听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征兵教授关于新型农业主体经营管理的课程,深刻认识到在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激活农业发展动能的核心力量。

图片8.png

通过系统学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知识与经营管理课程,这段学习经历不仅填补了我在农业经营领域的认知空白,更让我对如何做好现代农业经营有了全新且深刻的思考。

课堂上,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阻碍,到其定义,再到如何提升农产品盈利能力及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每一个知识点都紧密贴合农业生产实际。过去,我对“新型农业经营”的理解仅停留在“规模化种植养殖和新品种引进”的表层,而通过学习才意识到,真正的新型农业经营,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风险、提升效益——例如,如何避免销售产品对接的盲目性,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精准把控生产环节成本,如何依托地域特色打造有辨识度的农产品品牌。这些此前困扰我的问题,都在课程中找到了清晰的答案。

尤其在无抗鸡蛋、“我爱你苹果”的案例分析环节,那些成功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故事,更让我深受启发。在王老师的精心策划和团队的无私奉献下,合作社负责人通过整合周边农户资源,统一技术标准、品牌建设和销售路径,不仅让小农户抱团抵御市场风险,还将当地普通农产品打造成了畅销的“生态健康食品”,实现了农产品价格的显著提升。这样的案例让我明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管理”与“创新”。只有懂经营、会管理,才能使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智发展”,让土地产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如今,课程虽已结束,但学到的知识与思维方式,却成为我投身农业发展的“工具箱”。未来,作为榆阳“头雁”我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帮助身边的农户了解政策红利,分析经营主体,引导大家规范经营;另一方面,尝试用学到的市场分析方法,探索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及品牌创新的精细化销售模式。我相信,只要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一定能真正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