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踏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基地,眼前那一片连绵的苹果园宛如绿色的海洋,瞬间将我包围。空气中弥漫着苹果的甜香,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期待,一段充满收获的旅程就此开启。
科研实力:苹果品质的基石
走进试验基地大厅,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科研团队。赵政阳教授团队历经多年心血,成功选育出“瑞阳”“瑞雪”“瑞香红”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口感鲜美、外观诱人,还具备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瑞雪”苹果果肉细脆、风味清香,含糖量高达16%以上;“瑞阳”则产量高、品质优,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这些成果的背后,是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他们扎根土地,不断探索创新,只为让苹果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种植技术:科学管理的智慧
在果园中,我亲眼目睹了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高效栽培模式使果树的树形更加紧凑,通风透光性良好,不仅便于机械化作业,还能显著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智能化的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果树生长需求精准供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为果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也让我印象深刻,通过与老师交流得知,果园中设置了性诱捕器防治设施,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诱捕;同时,释放害虫天敌,实现生物防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了苹果的绿色、安全。这些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不仅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还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这片土地在收获硕果的同时,依然保持着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引擎
白水苹果试验基地的规模化发展,对当地苹果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科研团队为果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通过技术传授,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果农,帮助他们提高果园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许多果农在试验基地的指导下,更新了种植品种,改进了种植技术,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产业发展方面,试验基地推动了苹果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从企业负责人处得知,他们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当地的苹果加工企业利用试验基地的科研成果,开发出苹果脆片、苹果酒、苹果汁等多种产品,提高了苹果的附加值;电商平台的兴起,更是让白水苹果走向了全国各地,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些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这次参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基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农业科研的力量和魅力。它不仅是苹果产业发展的科研高地,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我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各方的共同支持下,白水苹果试验基地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的苹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描绘出更加美好的农业发展画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