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意渐浓的8月18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张宏鸣教授关于“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的深刻讲授。张教授从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背景、农业大数据建设平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几方面,通过国内为实际案例综合我国的国情,生动而又详细的讲述了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农业,咋样发展智慧农业,咋样应用智慧农业及未来发展方向。
国情之思,农业之忧。张教授通过列数据举例子精彩细致的分析首先让我了解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作为一名农民我深感忧虑,万一哪天大面积受灾该怎么办,吃饭都是问题。依稀记得小时候,我的父亲是绝对没有农闲时间,天天都在地里,春季前、秋季后不是开垦荒地,就是维护田埂,他视土地胜过儿女,父辈们往往因为一道田埂一条小路争得面红耳赤。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耕地逐渐减少,加之年轻劳动力的外流,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境下,智慧农业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破局之路。
技术之光,农业之变。讲座中,张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智慧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精准施药、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当我通过视频资料看到那些广袤无垠的农田上,几乎不见人影,但作物却茁壮成长时,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我幻想着,如果这样的技术能够引入我们村的农田,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责任之重,行动之实。作为一名“头雁”,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如何让这些高新技术惠及到我们的村民,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是我们“头雁”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意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内部人员的培养,选拔一批有潜力、有热情的年轻人,通过培训和实践,使他们成为智慧农业推广的骨干力量。此外,我们还需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我们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展望未来,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的发展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无限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饶、和谐的乡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智慧农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新,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智慧农业的相关知识积极探索适合我们村发展的智慧农业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