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永沣福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我有幸参与2025年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生猪产业班,于9月16日聆听石羊养猪管理部总经理李新潮《现代化养猪生产经营管理及石羊育肥猪委托养殖模式》专题讲座。其系统务实的讲解,让我对现代化养猪经营有了更深认知与思考。
李老师重点强调的“满负荷均衡生产”,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唯有充分激活现有栏位利用率,实现高效周转与持续满负荷运转,才能有效摊薄固定成本、提升猪场效益。这对合作社极具指导意义——此前我们常因生产计划失衡,导致栏位空置或效率低下,后续需强化生产节律管理,通过均衡配种、断奶、出栏,系统性降低运营成本。
种猪管理上,优化母猪群结构、保持高生产性能是关键。母猪作为猪场“发动机”,其繁殖效率直接决定产出水平。课程提及的诱情、查情、配种标准化操作,妊娠母猪膘情管控,以及强化分娩护理、提升哺乳期采食量等措施,均为提高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的核心手段。我将把这些方法带回合作社,加强生产人员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尤其优化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切实提升仔猪成活率与断奶重。
此外,优化公猪群体、降低断奶前死亡率、提升育肥猪正品率等内容亦具启发,其中“夏季保障母猪充足饮水”的细节令我印象深刻——往往易被忽视的环节,恰是影响生产成绩的瓶颈。后续我们需细化现场管理,定期核查水源、水压与水质,确保每头猪都能饮用足量清洁水。
李老师介绍的石羊育肥猪委托养殖模式,更展现了“公司+养殖户”模式的潜力。该模式既能降低小型养殖主体的市场风险与资金压力,又能借企业技术、管理资源提升合作社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是小农户与现代畜牧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
此次学习坚定了合作社向现代化、标准化转型的决心。我将把先进理念落地实际生产,提升养殖效益与抗风险能力,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为榆阳区乃至陕西省生猪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