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庭飞,是贵州省2022年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一期学员。在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头雁”项目培育结束后,在乡村振兴领域中,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发展。
艰苦创业,以身作则
积极探索枇杷种植管理技术,并亲自实践,有成果后再向父老乡亲免费推广,在枇杷种植领域己成为农村“土专家”指导农户完成修枝、施肥、打药等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小小果树却不寻常,看似简单,但其中大有门道,每个人都可以种果,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种好果。陈庭飞在枇杷种植领域总结出了适合本地的种植技术与方法,做到了真正的与众不同。目前通过技术分享和带动全村350户农户种植约2800余亩枇杷,并且逐年増加种植面积,已初步形成枇杷优质产区。带动就业岗位1200余次。
勇于开拓新思路,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3年在万峰湖镇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天一电厂的帮扶下, 申请到1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采购枇杷、沃柑、金银花种苗免费发给农户种植,并且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在带领百姓致富的同时,也在探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天一电厂的帮扶下,申请到4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利用闲置大棚开展试种,试种成功后再推广,从而减少了农户的发展风险,为纳赖村乡村振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为群众致富提供更多选择。
扎深基层,服务为民
有人会说,是因为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才会回到农村,在农村的年轻人是没有出息的,既挣不了钱也没有发展前途。而对于陈庭飞来说:出生于农村,回归于农村。真正的做到了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生民立命,作为村干部,他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传疑解惑。虽不能做到面面具全。但他在不停息的奔波学习,并把学习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走在乡村田野,扎根于田间地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