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室中浓郁的药香与浓厚的学习氛围相互交织。陕西省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中药材产业培训班的学员们,与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以及经济管理学院的10余名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导师见面会。此次见面会旨在搭建起怀揣产业理想、肩负乡村振兴使命的“头雁”们与专家教授之间的沟通桥梁,为陕西道地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新动能。
强化使命,锚定产业核心价值
见面会伊始,专业导师们深入阐释了陕西道地药材作为地区“黄金宝藏”的战略地位与巨大潜力。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他们肩负的不仅是种植责任,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规范化生产实践以及带动乡邻共同富裕的多重使命。专业导师们明确承诺,将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与科研资源,为学员打造全方位“科研深度融入实践”的培养体系,坚定了学员们学成返乡、服务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念。
精准赋能,破解技术发展瓶颈
专业导师们聚焦黄芩、黄芪、五味子、连翘等陕西优势道地药材,系统讲授了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内容涵盖良种选育优化、土壤质量改良增效、绿色生态病虫害综合防控及精细化科学采收等方面。讲解紧密结合生产一线,通过典型案例精准剖析,有效解答了学员长期面临的“重产量轻质量”倾向及病虫害防控困境。此外,导师们与学员们深入探讨了“道地药材品牌价值塑造”与“多元化电商营销拓展”等前沿问题。旨在引导学员突破传统种植思维的束缚,树立涵盖种植、加工、品牌、流通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理念,为陕西道地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聚焦实践,提供靶向解决方案
互动研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学员们踊跃提出了生产实践中遭遇的技术“硬骨头”,如天麻烂根综合防治技术、连翘规模化种植后的市场精准对接策略、在严格保障药材内在品质前提下的化肥农药科学减量增效方法等。面对这些具体而迫切的难题,导师们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感,耐心倾听、逐一剖析、细致解答,不仅及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建议,并明确了后续将通过“一对一”深度指导与实地精准帮扶的解决路径,为学员后续实践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此次导师见面会,是一次知识的深度交汇,更是一次信心的有力凝聚。在导师团队的专业引领下,“头雁”学员们方向更明、信心倍增。大家一致表示,必将以此次学习为崭新起点,将先进理念与关键技术带回三秦沃野,积极示范引领中药材产业走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道路,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为推动陕西道地药材产业升级贡献坚实的“头雁”力量。药香致远,未来可期,“头雁”振翅,产业新程已然开启。
终审:张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