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2025年榆阳区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在我校全员轮训

作者:李欣悦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3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榆阳区驻村工作队的能力素质,增强驻村帮扶工作实效,对榆阳乡村全面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4月22日由榆阳区农业农村局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榆阳区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三期)在我校开班。

图片1.png

开班式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基地办副主任汪月琴对参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致辞中勉励学员珍惜学习机遇,以饱满热情投入培训,做到聚精会神听讲、深度思考交流、积极互动研讨,确保培训成效扎实落地,并对本次培训培训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表示会全力办好本次培训班,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做好培训教学和服务工作,切实为榆阳区驻村工作队员赋能增效、提升履职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继平就本次学习培训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珍惜学习机会,多学习、多研讨、多交流、多出成果、提升本领;

二是力争学有所成,以学习开阔格局,以理论指导实践;三是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四是严明学习纪律,坚决服从管理,严格遵守课程计划。

培训通过“课堂研学+田间实训”的立体化培养体系,“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成果分享"多元一体培训方式,对榆阳区参训干部农村工作本领和帮扶实效得到精准强化,为榆阳区产业发展与社会治理效能双提升注入新动能。截止目前,已对榆阳区272名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进行全面轮训。

经过为期7天的系统培训,三期学员普遍反映获益良多、成果丰硕。第一期参训学员上盐湾镇新庄则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聂文娟表示,本次培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聚焦政策家督与典型案例剖析,全面提升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返回本村后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学习成果落地,在“小村庄”书写“大作为”;第二期参训学员大河塔镇任庄则村工作队员叶林沅表示,通过培训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更激发了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第三期参训学员青云镇乐家畔村工作队员白宇表示,此次培训课程既有政策解读,又有产业振兴案例,正是我们补齐短板的“金钥匙”。我们一定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在“农科高地”杨凌汲取智慧和力量。

图片2.png

2021年以来,榆阳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科技转化四大领域,构建起全方位、宽领域的深度合作体系。依托西农教育资源,连续五年对全区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开展全覆盖、系统化轮训,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科技动能、筑牢人才根基。本次轮训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核心需求,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实操相结合,为全区锻造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治理的驻村铁军,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下一步,参训干部将带着培训收获返回工作一线,持续书写榆阳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终审:汪月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