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陕西省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一期开学典礼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标志着2025年度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四级调研员黄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徐海出席典礼并发表讲话。来自全省10个地市,专注于粮油、食用菌产业的170余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作为首期“头雁”学员,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之旅。 黄倩在讲话中总结了2024年“头雁”培育成果,要求培育机构严格落实农业部“四个一”要求,创新培育方式,扎实推进项目的实施。他勉励“头雁”学员要借此次培训之机,秉持学用相长的理念,通过专家授课夯实专业理论根基,在实地观摩中提炼实践经验,在交流研讨中激发思路创新,在体验式教学中更新观念,练就务实担当、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切实发展好产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争当乡村产业振兴“先行者”,为陕西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能,助力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徐海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采用“321+N”培育模式,通过三阶段学习、“双导师”制、一部研修计划书,落实增设创业基金激励、设立产业发展平台、导师持续回访指导等“N”项措施,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及陕西省农业厅的要求,注重创新和实效,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工作。
授班旗
颁发入学通知书
陕西“头雁”陕西行活动启动黄倩与徐海共同为“头雁”项目粮油产业、食用菌产业培育班授班旗,并发放了入学纪念卡,同时启动了旨在如实反映陕西省“头雁”项目实施成效的“陕西‘头雁’陕西行”活动。
学员代表任磊、刘星星作表态发言,承诺将以饱满热情认真学习,积极投身乡村产业振兴伟大事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2025年陕西省10个主导产业共600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培育任务,在全面总结历年“头雁”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旱区农业学科及产学研优势,经广泛调研制定培育方案,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修、视野拓展等多元培育方式,提升“头雁”的综合能力,使“头雁”在多个关键层面实现质的飞跃,目标打造一支高度契合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的人才队伍。
终审:张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